今年53岁的黑龙江省龙江县哈拉海乡连家岗村民王玉霞,一谈起村里医保代办业务就竖起大拇指。王玉霞说,2021年以前,每到医保缴费、或者偶尔因医保报销业务奔波往返到龙江县县区内就有些为难。
连家岗村距离龙江县县区23公里,一来一回就需要折腾半天。王玉霞说:“现在好了,像缴费啥的村委会就能直接办,要是有复杂的,还有村集体安排专人代办,别提多省心了。”
目前,龙江县全县范围的参保群众都可以不出村办理医保经办务,据统计,自2021年6月至今,龙江县全县群众在村级办理医保经办服务37.52万余人次,龙江县建立的经办服务“一条龙”,为当地群众咨询办理医保业务提供了“医保就在身边”的便捷性,获得了当地群众的高度赞扬于认可。
龙江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精神,紧紧围绕国家、省医保经办服务“六进”部署,大力推进医保经办服务下沉,积极推进医保服务县、乡镇、村(社区)全覆盖,努力实现群众医保不出村,用务实之举打通医保服务“最后一公里”。
龙江县医疗保障局通过高位推进,确保医保经办服务落到实处。建立机制,长效管理。龙江县医疗保障局通过前期调查研究,在市医疗保障局的指导和支持下,起草了《龙江县关于加强医疗保障管理服务工作体系建设的意见》(简称《意见》)。同时,广泛征求了各乡镇、组织部、编办、财政局、营商局、督查室等部门意见,对《意见》进行了反复修改完善。2020年12月,经县政府第17届47次常务会研究讨论通过,为推进医保进乡村长效机制建设提供政策依据。完善机构,形成合力。2021年1月4日,按照《意见》要求,依托县医保服务中心,在各乡镇建立医疗服务中心,村里建立医疗服务工作点,完善了县乡村三级医保服务机构,明确了工作职责和任务,为做好医疗经办服务工作提供了组织支撑。落实经费,提供保障。为促进乡镇、村工作开展,特别是提高村、农牧场等174名医保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确保工作落实到位,由县财政按照每人每年1200元标准拨付专项经费,给予经济补助,全县每年共计拨付20.88万元,极大地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确保经办服务工作落实落地。
简政放权,确保医保经办服务向基层延伸。为确保省“六进”工作部署落实到位,龙江县大力推进医保经办服务简政放权,积极推进医保经办服务向乡村延伸,确保医保服务下得去,乡村接得住。一是健全机构配齐人员。在每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立医疗保障工作管理服务中心点,确定专、兼职医保管理服务员,乡镇不少于2名。乡镇所属各村设立医疗保障工作服务点,服务点设置在村级,最少1名医保管理服务员,由村“五大员”等其他村干部担任。目前乡村医保队伍共218人,其中乡镇医保管理服务中心点44人,村(中心社区、农牧场)医保管理服务点174人。二是明确职责推进落实。结合“强乡扩权”,除审核、结算、行政执法以外,能在基层办理或部分办理的,能放下去或部分放下去的,都下放。在乡镇管理服务中心点,下沉政策宣传、居民医保费征缴和增减变动、受理举报、后台报销初审等9项职责。在村(中心社区、农牧场)管理服务点,下放城乡居民参保登记及信息修改、后台零星报销材料受理、推广医保电子凭证等6项职责。三是强化体系开展培训。结合县委“党建引领、三网融合”社会治理体系,将医保经办服务平行切入到县、乡镇、村(中心社区、农牧场)、自然屯(社区)、党员责任区(小区、楼栋)五级网格治理体系,网格赋能,将医保政策咨询、业务办理、解决诉求等服务群众事项有效衔接,全方位服务群众。同时大力开展业务培训,两年来,举办乡镇医保干部和主管乡镇长业务培训班6期,培训1044人次,确保医保经办服务顺利开展。
健全制度,确保医保经办服务常态化。为确保“六进”工作有章可循,龙江县积极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努力推进医保经办服务工作规范化、常态化。一是建立层级考评制度。县委县政府把医保经办服务纳入目标考核,对县、乡医保经办服务实行目标管理。年初制定计划任务,年末进行全面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奖优罚劣,严格兑现奖惩,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二是建立督促检查制度。针对工作进展情况,对各乡镇医保经办服务工作,定期不定期开展督促检查,对政策宣传、筹资扩面、零星报销、慢病鉴定、异地就医、行风建设等6个大方面进行检查指导,并把督促检查工作情况纳入年末考核重要依据。三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针对工作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出现刁难群众、不负责任、玩忽职守、推诿扯皮等各种问题实行追究责任,严肃问责,绝不姑息,情节严重的,上交县纪检监察部门处理,确保乡村医保服务人员不触碰底线,增强责任心。
做好服务,确保医保经办服务群众满意。围绕省“六进”工作部署的目标任务,龙江县坚持宗旨意识,全力做好医保经办服务,努力做到群众满意。一是将医保服务窗口办转向身边办。依托村级和社区的平台,通过网格化管理手段,使医保服务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角落,确保医保政策和服务前移到参保人家中。二是推行医疗保障服务体系节点不空。以“链条”为形式,形成县、乡、村(社区)的医疗保障服务平台,确保每个节点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同时,结合“网上办、电话办、微信办”等多种便捷服务方式,打造全方位多层次服务网。三是不断推进医保经办服务走深走实。从目前看,医保服务进乡村初步取得成效。通过明确责任,乡镇和村对医保工作更加重视,农村居民基金征缴效果显著,医保电子凭证注册人数逐步增加,全县医保电子凭证注册人数达到17.42万人,各乡镇通过村村大喇叭、发放宣传单、微信群、朋友圈宣传医保政策受众14.68万人次。此外,还办理零星报销收审材料、医保信息变更、政策咨询、慢病政策宣传,引导慢病鉴定人员参加鉴定、通知慢病鉴定结果等工作累计12.45万人次。参保群众足不出村,就可享受医保代办服务,从“群众跑”变为“代办跑”,由“多次跑”变为“一次办”,窗口的前移、服务的下沉也进一步提高了乡村医保服务效能,为破解服务“最后一公里”提供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