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南:小紫苏里的“大文章”-新华网
2023 09/09 12:51:55
来源:龙江森工集团

桦南:小紫苏里的“大文章”

字体:

  初秋时节,地处完达山脉北麓的桦南林区秋风渐起,远远望去,一片绿油油的10万亩紫苏种植基地内,到处都是林区职工群众忙碌的身影……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桦南林区已是黑龙江省最大的紫苏产区和交易集散地,为全国紫苏加工产业提供了优质原料。紫苏,已成为桦南林业局有限公司经济增长新引擎。

  小紫苏闯出大市场种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紫苏全身都是宝”。作为一种具有特殊香味的植物,紫苏可食用、可入药、可榨油,还可以作为化工原料,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较大经济价值。

  近年来,桦南局公司在现有基础上将紫苏全产业链与多种项目进一步发展融合,不仅丰富了紫苏全产业项目内涵,同时也推动了桦南林区紫苏经济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我们的地理位置非常适宜紫苏的生长,紫苏本身喜光、耐寒、耐旱、耐瘠薄,成长期昼夜温差越大,越容易积聚香气,我们园里大部分职工家里也都种的紫苏,现在是越种越多,收益非常可观。”桦南局公司农盛园食品有限公司职工白树彬说。

  今年5月,按照桦南局公司关于紫苏产业建设相关部署要求,林木种子园在场区北侧新建了50栋大棚用于紫苏种植,以满足市场需求。据悉,大棚内的紫苏叶片亩产量可达2000斤左右。

  “大棚内夏季气温高达40℃,我们每天都要很早起来,开始采摘新鲜叶片,然后将采摘好的叶片集中打包,以特采批发的方式销往佳木斯市及周边地区。”桦南局公司林木种子园场长孙凤呈说。

  小紫苏创出大效益林区职工走上致富路

  桦南局公司自2008年起就开始推广紫苏的种植,经过多年的试种,种植户们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种植经验。

  “这些年,我们三道沟的种植户都在种植紫苏,刚开始我种的黄豆和玉米多,现在全部都种的紫苏,相信今年紫苏的价格肯定错不了。”职工白树坤高兴地说。

  下桦林场党支部书记张兴沭介绍说,自从开始大批量栽种紫苏后,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经济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很多来自韩国等国家的外国客商慕名前来调研学习紫苏的种植经验,并开展洽谈合作,接下来,我们也会积极探索新的方式方法,进一步提高桦南林区的“紫色经济”的全方位发展。

  今年,桦南局公司还积极探索全产业链布局,抓住产业发展新机遇,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吸取经验,努力完善紫苏种植模式与标准,积极合作研发紫苏特色产品,切实让紫苏产业成为推动林区高质量发展的富民产业。

  小紫苏做成大产业精深加工助推高质量发展

  小小的紫苏,大大的市场。在桦南局公司农盛园食品有限公司,一盘盘新鲜出炉的紫苏月饼带着紫苏特有的香气,让人忍不住想大快朵颐。“为保证中秋节紫苏月饼供应,我们从7月就开始准备各种原材料,8月初开始生产,大家每天都在加班加点的完成生产任务,保质保量完成所有销售订单。”职工刘帅介绍说。

  强有力的品牌宣传和精深加工产业链的持续打造,让桦南紫苏成为全国各地百姓口中的美味珍馐。今年,桦南局公司不仅月饼销量超出预期,中秋节前紫苏鸡蛋、紫苏油等多种产品也交出了可喜的销售成绩单。

  “下一步,农盛园食品有限公司将继续做好紫苏深加工这篇大文章,加快推动紫苏产业向高端化、多元化、集群化发展,做大做强‘紫苏经济’。”桦南局公司农盛园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孙辉说道。

  桦南局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王强说:“今年,桦南局公司打造了占地22万平方米的紫苏产业园区,新增国内一流设备52台套,公司生产线数量达到16条。同时与桦南县政府共同投资建设紫苏日化品生产、紫苏仓储物流交易中心等项目6个,预计到2024年末建成“紫苏+”全产业链,不断推进紫苏产业设施化、有机化、数字化、品牌化的提升,推动紫苏产业高质量发展。”(杨红钰 王禹)

【纠错】 【责任编辑:董云竹 才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