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冬季,昼夜温差增大,天气忽冷忽热,是很多呼吸道传染病的多发季节,最近支原体感染人群增多,如何加强日常防控,患病后如何治疗和护理?哈医大二院呼吸内科一病房主任王欣燕教授为您解答。
什么是肺炎支原体?
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一个微生物,在临床上最常见的感染类型叫肺炎支原体,因此就有一个误区,老百姓看病时可能会检测到肺炎支原体阳性,拿到这样的报告,患者都会特别紧张,是不是得支原体肺炎了?实际上这不一定是支原体肺炎,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类型,尤其隔几年就会有一个流行,今年正好赶上了肺炎支原体的流行,支原体最常见的易感人群是5至15岁的儿童,因此儿科门诊量非常多。
支原体感染有哪些症状?
支原体感染可以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也可以引起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实际上跟感冒非常相似,比如说咽痛、咳嗽、发烧、全身酸痛等,甚至有一些病人会有明显的头痛、耳痛等,累及到气道就形成气管、支气管炎症,会有非常剧烈的刺激性咳嗽,有一部分病人再往下走可能就会发展成肺炎。
需要提醒各位家长和患者,要警惕一部分病人成为重症的可能性,有一些儿童可能会出现哮喘炎的症状,表现为喘息、持续咳嗽,这种肺炎持续发展,会不同程度出现乏氧情况,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增加,这时要马上到医院进行积极治疗。
抗支原体感染的药物有哪些?
对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目前比较有效的药物有三大类,第一大类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包括阿奇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等;第二大类是四环素组的药物,四环素组药物目前常用的有两种,一个叫米诺环素,一个叫多西环素,在使用这类药物的时候,需要注意它的适应症是8岁以上儿童,8岁以下儿童可能会有引发四环素牙的风险;第三大类是喹诺酮类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大家使用时也要非常注意,它的适应症是18岁以上的成年人,18岁以下可能会引起软骨发育异常。
肺炎支原体高发期,如何加强日常防控?
支原体感染是通过飞沫传播的,所以我们要经常通风,一旦出现感染,或者周边有其他人感染,都要戴好口罩进行防护。平时要做到勤洗手,还要增强体质,包括健康饮食、适当运动、良好心态等。
文字:李国红
视频:史峻诚
素材提供: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