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龙医,善继岐黄。12月16日,由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主办,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寒地医学(英文)》杂志、黑龙江省对外科技合作中心、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黑龙江省针灸学会、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共同承办的首届“寒地龙医”国际高峰论坛在哈尔滨成功举办。本次论坛邀请到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长江特聘教授、岐黄学者、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等国内外涉猎寒地医学的各界专家学者,围绕国内外寒地医学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进展,开展学术交流。
论坛现场
论坛开幕式上,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郭宏伟教授,论坛主席——国医大师孙申田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宝峰教授以及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一级调研员蔡昕分别致辞。同时,开幕式上还举行了“寒地高氏针灸流派”“寒地孙氏针灸流派”“寒地于氏针灸流派”揭牌仪式和“寒地唐氏康复”“寒地王氏儿科”“寒地丛氏妇科”授牌仪式。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朱路文主持开幕式。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朱路文主持开幕式
郭宏伟教授在讲话指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创始人高仲山与马骥、韩百灵、张琪四大名医带领龙江众多著名医家在黑龙江省特有的地域环境和文化背景下,撷取交融,蕴成了气质独特的寒地龙医,凸显了北方地区的优势。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将不负使命,继续深化培养中医药学专业人才,为寒地龙医的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为加快“健康龙江”“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郭宏伟教授
孙申田教授作为大会论坛主席,他在致辞中对青年一辈寄予了厚望。希望寒地龙医能够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不断推动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相促进,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力度在造福百姓健康中擦亮寒地医学文化,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服务。
论坛主席—国医大师孙申田教授
杨宝峰院士在致辞中强调,首届“寒地龙医”国际高峰学术论坛的召开,是龙江寒地医学发展历程中一次重要的学术盛会,为各地医学专家、学者和从业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探讨寒地医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技术和经验的平台,对提高寒地地区医疗水平,促进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他期望中西医共同携手,共同“把脉”,在《寒地医学》杂志的有力支撑下,共同为寒地医学发声,为我国及世界寒带地区的医学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宝峰教授
蔡昕在致辞中讲到,黑龙江省地处寒地,对于寒地医学的研究和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龙江中医要发挥各自所在领域“领头羊”的作用,彰显中医针灸、康复特色,主动适应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主动适应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围绕黑龙江省寒地医学发展需求,谋求新突破,实现新发展,为全省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一级调研员蔡昕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宝峰教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郭宏伟、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一级调研员蔡昕为“寒地高氏针灸流派”“寒地孙氏针灸流派”“寒地于氏针灸流派”揭牌
揭牌仪式现场
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喻晓春教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党委书记王大伟为“寒地唐氏康复” “寒地丛氏妇科”“寒地王氏儿科”授牌
揭牌仪式现场
开幕式后,主论坛大会报告环节正式拉开序幕。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宝峰教授、国医大师孙申田教授、俄罗斯萨哈林州额面外科首席专家库马奇科夫德米特里·亚历山大罗维奇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中医肿瘤研究所贾立军教授、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喻晓春教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顺教授分别作题为《寒地与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创伤记忆思维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癌症患者情志扶正策略探索》《浅谈经络与经络研究》《调神畅志理论的传承与创新》的主题报告,从寒冷和地域特点多维度、多领域探讨寒地医学的发展和应用。
杨宝峰院士作学术报告
国医大师孙申田教授作学术报告
库马奇科夫德米特里·亚历山大罗维奇教授作学术报告
贾立军教授作学术报告
喻晓春教授作学术报告
王顺教授作学术报告
聚焦寒地,共话龙医。16日下午,首届“寒地龙医”国际高峰论坛之青年岐黄论坛、寒地针灸、寒地康复、寒地妇科、寒地儿科五个分论坛盛大启幕。来自国内外医疗行业的32位专家围绕寒地针灸、康复、妇科、儿科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最前沿信息等进行广泛的交流与研讨,共同传承创新推动寒地龙医健康事业发展,为与会代表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群星闪耀的高水平学术盛会。据悉,本次论坛共有来自国内外专家学者300余人参会。(通讯员:王华;记者:李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