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黑龙江省黑河市以提升驻村干部考核工作规范化、精准化、科学化水平为突破口,多措并举优化改进驻村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推动驻村干部在强组织、兴产业、抓治理、办实事中担当作为,有效激发乡村全面振兴“新动能”。
优化指标设置,变“复杂繁琐”为“科学精准”。按照“干什么就考核什么,什么需要就突出什么”的思路,紧扣驻村干部“四项职责”要求,健全完善考核办法,经充分论证,通过保留调整、整合归并、设加减分项、增实绩(负面)清单等方式,推动核心考核项目从去年19项精简到10项,精简率达47.3%。根据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职责定位,兼顾工作量和任务难易程度,建立起以共性指标、差异性指标、奖惩性指标、突破性指标和约束性指标等5类指标为基准,分解细化为做好防返贫监测、着力建强村党组织、培育立村富民产业、为民服务办好事实事等10项具体考核内容的“5+10”考核体系,科学确定指标权重,分类制定评分标准,最大化发挥考核区分优劣作用。
改进考核方式,变“传统单一”为“立体多元”。打破以往“不轮换不考核、不调整不考核、不到年底不考核”等传统惯例,围绕考核范围、考核模式、组织保障等建立“平时考核办法”,采取蹲点调研、谈心谈话、列席会议、跟踪回访等方式,有效提高日常接触知事识人、以事察人水平,使日常考核成为精准识别和了解评价驻村干部的重要渠道。坚持“考人”与“考事”、“定量比”与“定性评”相结合,探索用“担当指数”评价驻村干部,依托问派出单位看捆绑责任落实情况、问党组织书记看帮扶工作推进情况、问党员群众看急难愁盼解决情况“三问三看”工作法,综合运用日常调度、专项督查、调研督导等方式相互印证,推动构建“总结述职、民主测评、个别谈话、走访核实、综合研判”全流程闭环式考核机制,全方位、多角度、近距离考察识别驻村干部,客观评价工作实绩。
强化结果运用,变“一考了之”为“双向激励”。坚持在乡村振兴一线锻造干部、识别干部、使用干部,强化“以实干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鲜明导向,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风向标”作用,将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驻村期满考核结果作为驻村干部评先选优、提拔使用、晋升职级和评定职称的重要参考。对考核优秀、实绩突出、作风扎实、群众公认的驻村干部,纳入“担当作为驻村干部”储备库,每年向同级组织人事部门和派出单位积极推荐,统筹用好宣传表彰一批、职级晋升一批、提拔重用一批“三个一批”,营造驻村干部比学赶超、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良好氛围。对考核结果“一般”或“较差”的驻村干部,由组织部门约谈驻村第一书记及派出单位主要负责人,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调学调训、实地观摩、座谈研讨等措施,补齐能力素质短板。综合全市考核情况,2024年考核评定“好”等次驻村工作队56个、“优秀”等次驻村干部139人,先后对51名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符合条件的驻村干部提拔重用、晋升职级。(辛志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