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洽有约丨张大伟:做强边境口岸经济 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同江范本”-新华网
2025 05/18 17:18:22
来源:新华网

哈洽有约丨张大伟:做强边境口岸经济 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同江范本”

字体:

  在第三十四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期间,黑龙江省同江市委书记张大伟做客新华社访谈间,围绕口岸城市的特色优势、促进民族融合以及建设幸福宜居城市等话题,解读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的“同江范本”。

  新华网:本届哈洽会以“共建向北开放新高地,共享振兴发展新机遇”为主题,作为向北开放的前沿城市,同江在向北对外开放取得了哪些成效?未来有哪些规划?

  张大伟:同江拥有水运、铁路两个国家一类口岸,近年来围绕建设“开放的同江、国际的同江”,持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在通道体系建设上,铁路口岸换装与通关效率显著提升,进境列车从2天1列增至日均4列,中欧班列实现“双向贯通”,累计出入境270列,2024年铁路口岸货运量超1000万吨,增幅居全国铁路口岸首位;水运口岸东部作业区正式验收,结束35年临时开放状态,浮箱固冰通道恢复开通,今年完成了玉米、豆粕、中药材白鲜皮等货物首次进口,进出口品类不断丰富。目前正推进哈鱼岛口岸公路等项目建设,总投资9.89亿元的4个口岸升级项目已启动,建成后预计增加货运量385万吨。未来将重点提升铁路口岸过货能力,探索开通对俄内陆港班列,力争今年过货量超600万吨,“十五五”中期突破1500万吨。

  在产业体系构建上,2024年同江75家外贸企业实现进出口总额58.49亿元,跨境电商交易额24.8亿元,居全省第一。建成佳木斯首家“9610”海关监管中心。同时,进出口加工储运园等项目落地,能源化工、摩托车制造等产业集聚发展。下一步将深挖市场潜力,推进清洁能源储运区等项目,做强贸易加工链条。

  在开放体系拓展上,同江与俄罗斯波格丹诺维奇市结为友好城市,与犹太自治州建立联合工作组,并打通对白俄罗斯贸易通道,实现白俄罗斯牛肉罐头首次进口。未来将进一步扩大对俄及欧洲合作,服务全省开放大局。

  新华网:同江是赫哲族的发祥地和主要聚居区。2024年,同江市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同江采取了哪些举措推动民族团结进步?

  张大伟:同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从三方面探索“同江实践”。

  一是强化责任担当,将民族工作与经济发展、民生保障深度融合,推动赫哲族群众率先脱贫致富,助力同江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二是树立国门形象,支持赫哲族企业家创办对俄产业项目,企业产品服务哈尔滨亚冬会;推动各族群众互嵌共融,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全国文明城通过国家公示。

  三是落实兴边固边任务,动员各族群众发展粮食生产,2024年粮食产量达52.9亿斤;依托全域旅游促进民族交往,景区融入“石榴籽”元素,2024年接待游客178万人次,旅游收入8.2亿元。

  新华网: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口岸城市,同江实施了哪些特色文明创建工程?在民生领域有哪些提升群众获得感的新举措?

  张大伟:同江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统筹推进文明建设与民生改善,已通过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公示。

  在城市功能完善上,实施雨污分流、老旧小区改造等工程,新建17个停车场、3000余个充电点位,解决停车、充电难题;沿街商铺、口岸区域增设中俄双语标识,提升国际化水平。

  在城市管理优化上,推进网格化、精细化治理,成立国有物业公司覆盖53个弃管小区;搭建“1+12+N”志愿服务体系,1.5万余人参与城市共建,形成共治共享格局。

  在民生福祉增进上,提升教育、医疗等领域保障水平,落实就业创业支持政策,实现社保应保尽保;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成功申创全国“共同现代化”试点,荣获多项国家级荣誉,打造和谐宜居的幸福城市。

文字:颜秉光 李国红

摄影、视频:才萌

新华社黑龙江分社 新华网黑龙江频道 联合出品

【纠错】 【责任编辑:郭梁越 董云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