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医大二院普外科二病房(胃肠外科)主任高峰教授团队成功运用单孔腹腔镜胃腔内手术技术,为一名患有Dieulafoy病且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少见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救治,帮助患者转危为安,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
54岁的于先生(化姓)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因连续十天呕血、黑便前往哈医大二院就诊。在哈医大二院消化内科接受胃镜检查,被确诊为Dieulafoy病,这是一种罕见的胃部血管畸形,血管裸露,极易发生消化道出血。医生立即为其进行电凝止血和止血夹夹闭血管处理。术后,于先生无出血症状便安排出院,但出院后再次出现呕血。
再次入院后,经检查,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7200.7ng/l,心内科会诊后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面对复杂危重的病情,高峰教授联系消化内科、重症医学科等进行多学科会诊,评估手术风险及必要性后,积极为患者实施急诊手术治疗。
因病变位置隐匿,常规腹腔镜难以确定病变位置,高峰教授决定为患者实施单孔腹腔镜胃腔内手术。仅在患者上腹切开3cm左右小切口,应用单孔腹腔镜胃腔内操作手术技术探查确定病灶位置,发现出血位置距离贲门仅1cm,传统治疗方案治疗后可能引起贲门狭窄,影响生活质量,高峰教授凭借娴熟的单孔腹腔镜操作技术,成功将溃疡处理止血。
术后,于先生被转入重症医学科。在重症医学科主任韩艺教授团队规范化精准治疗下,患者情况稳定,恢复良好。术后第二天,于先生转入普通病房,并顺利排气;术后四天,能够进食流食且无黑便症状;术后七天,经医生全面评估,符合出院标准,于先生康复出院。
高峰教授介绍,此次手术采用的单孔装置具有显著优势,它有效减少了腹壁及胃壁创口的数量。对于胃底部近贲门的特殊病灶,单孔胃腔内手术能够让医生更清楚地观察贲门位置,在手术操作过程中精准保护贲门,避免术后贲门狭窄的发生。同时,术式避免了游离大弯侧系膜血管,极大减少了手术创伤,加速了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团队应用此项技术已成功处理了3例胃镜下难以处理且胃外难以定位的胃腔内肿瘤及病变。
他强调,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是多学科协作的成果,也是哈医大二院单孔腹腔镜胃腔内手术技术在消化道疾病微创治疗领域的创新应用。哈医大二院胃肠外科在省内率先开展国内领先的全腹腔镜胃肠癌手术、机器人胃肠手术、单孔经胃手术、保留神经的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等。针对疑难复杂胃肠肿瘤等病症,科室建立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整合肿瘤内科、放疗科、影像科等多学科资源,为患者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提高了手术切除率,降低复发与转移风险,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为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科室将快速康复理念贯穿整个住院周期,优化围手术期流程,减少病人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田为 曹玥 李长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