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史怀璋教授团队成功为三名颈动脉狭窄患者实施了经颈动脉逆流血运重建术(TCAR),手术过程顺利,三名患者第二日即能下床活动,术后核磁弥散成像(DWI)未见新发梗死,标志着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颈动脉狭窄治疗领域正式引入并掌握了这一国际领先的微创技术。
据了解,大约20年前,TCAR第一次在美国使用,成为一种颈动脉狭窄治疗新的选择。由于其安全有效微创,日益被医生和患者所接受。TCAR的十余年的临床证据显示,由于其血液逆流装置的使用,将潜在脱落的斑块碎片冲出体外,而非进入脑循环,显著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明显优于经股动脉颈动脉支架成形术(TF-CAS),同时又由于其切口小、暴露范围小,其神经损伤的机会更是较内膜剥脱手术减少。
TCAR凭借其独特设计,TCAR的卒中发生率(<1.5%)低于传统经股动脉的颈动脉支架成形术(TF-CAS)(2-5%)。在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同时,显著降低了传统手术风险,为众多颈动脉狭窄患者提供了更优选择。TCAR为不适合内膜剥脱手术(CEA)或经股动脉介入(TF-CAS)风险较高的患者(如高龄、解剖复杂、心肺功能差等)提供了更安全有效的替代方案,提升临床决策灵活性,拓宽治疗适应症。
哈医大一院神经外科史怀璋教授团队一直致力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与预防工作,这次引入国际先进技术有助于整体提升黑龙江省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的防治水平,为降低颈动脉狭窄性脑卒中这一重大疾病负担提供了新的有力武器,造福龙江人民。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临床经验的积累,史怀彰教授团队会继续使用TCAR治疗颈动脉狭窄病人,为龙江百姓筑起一道更安全、更有效的脑血管健康防线。(郑秉杰)
【纠错】 【责任编辑:郭梁越 董云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