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东风区积极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围绕“微网格”“微心愿”“微服务”“微协商”四个方面,构建全民参与“小网格”服务“大民生”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建立“微网格”,织密基层治理“神经网”。佳木斯市东风区按照区域性、整体性、适度性原则,综合考虑地域分布、人口密度、业态特点,以30至50户居民为划分标准细分划定微网格1576个,同步选聘在职党员、热心居民、退休职工、物业管理员等1576名党员担任微网格员,构建“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微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实现治理单元从“粗放管理”向“精准服务”转变。
佳木斯市东风区建国街道电机社区微网格员修理地面塌陷。
点亮“微心愿”,精准对接群众“心需求”。积极倾听群众声音,通过“线上+线下”多维度捕捉民情民声,聚合治理力量,召集党员、业委会成员、物业人员组成“心愿攻坚队”,“向前一步”实时响应诉求听懂民声、“多走一步”面对面恳谈摸清实情、“多做一步”解决进度全程公示反馈,形成从心愿收集、共商对策到闭环解决的治理链条,协调辖区律师、老师等人群解决提供法律援助、儿童课业辅导等“微心愿”151个,让群众细微需求在“零距离”服务中得到精准回应。
做实“微服务”,提升民生保障“精准度”。充分发挥网格化治理优势,深化“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机制,组织网格员、“东风红小帮”志愿服务队等深入辖区,通过日常巡查、微信群互动等方式,吸纳党员群众236人组建“便民服务队”“银龄服务队”“志愿服务队”“医疗保健队”4支队伍。深入推进“党建+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建立《东风区志愿服务积分管理机制》,300余名党员群众参与其中,使社区治理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
佳木斯市东风区建国街道警安社区志愿服务队摆放辖区乱停共享单车。
做好“微协商”,释放共建共治“大效能”。聚焦社会治理难题,以“精准议事、有效协商、共解难题”为导向,依托“红色议事厅”“红色圆桌会”“矛盾纠纷调解室”等载体,构建“群众点事—两委定事—协商议事—多元办事”的闭环协商机制,为居民打通参与社区治理的“快车道”。通过整合业委会、物业企业、职能部门等多方力量,协调解决老旧管网改造、停车位扩容等民生问题100余个,推动“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让“微协商”成为撬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金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