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走进北大荒集团七星农场万亩大地号,一场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正在上演。智能灌溉系统根据土壤湿度和天气情况自动调整灌溉计划,虫情监测设备利用先进的图像识别技术实时监测虫情动态,这些新技术、新装备的广泛应用,成为驱动七星农场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引擎”。
七星农场科技工作者满金智介绍,分布在七星农场田间的智能灌溉系统不仅能根据天气情况自动调整灌溉计划,还能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确保每一滴水都用在刀刃上。这种精准灌溉方式,结束了以往大水漫灌的方式,在节约了水资源的同时,还有效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平均亩增产50斤以上。
在黑土地保护方面,七星农场通过实施全面积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等措施,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增加,地力得到有效提升。“这几年明显觉得地有劲了,地越种越肥,粮食越打越多,连续两年水稻单产超过了1300斤。”七星农场种植户腾路见证了黑土地保护技术带来的变化。
为实现农业精准化管控,七星农场通过搭建数字农田平台,整合叶龄诊断数据与气象信息,实现苗情智能预警,为种植户提供更加精准的技术服务。同时,打造全域感知数据网络,构建“天、空、地、机、人”一体化监测体系,形成了农业全场景大数据库。另外,通过举办田间讲堂、农技培训、助农服务、网络授课等方式,不断提高种植户的科技种植水平。
为让新技术“接得住、用得好”,七星农场通过院企合作的方式,开展了“科研团队+技术骨干+种植户”的结对机制。扬州大学团队负责人霍中洋说:“我们和七星农场联合搭建了‘技术转化服务站’,针对黑土地保护技术里的秸秆腐熟还田工艺开展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通过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目前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往年提升0.12个百分点。”
这些成果不仅体现了七星农场“创新引领、示范带动”的战略定位,更通过实际应用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目前,七星农场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核心动力。未来,七星农场将持续推动新技术向新成果转化,深化智慧农业应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筑牢根基。(吴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