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型”“四新”模式探索哈尔滨新区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新途径-新华网
2025 08/14 15:31:49
来源:哈尔滨新区机关工委

以“三型”“四新”模式探索哈尔滨新区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新途径

字体:

  近年来,哈尔滨新区机关工委秉持“先行先试”理念,在“松江北岸党旗红”党建品牌引领下,积极建设“三型”机关,创新实践“四新”工作法,全力探寻新形势下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三型”机关筑牢根基,激发改革发展新动能​

  打造学习型机关,夯实思想根基。哈尔滨新区机关工委围绕区域高质量发展与党员干部能力提升需求,构建以学促练、以练促行工作格局。通过建立“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学习+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联动学习体系,开展“新区发展讲堂”“青蓝汇讲堂”等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依托“学习强国”平台,实行“日学、周测、月评”机制,举办“万人答题赛”“公文比武”等活动,促进线上线下学习协同。在业务提升方面,紧扣新区发展前沿,实施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计划,针对自贸试验区建设、对俄合作、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开展系列培训。同时,建立“导师帮带”“一线墩苗”机制,推动学习成果转化,2023年以来,累计选派472人次干部到急难险重任务一线锻炼。​

  打造创新型机关,增强改革活力。聚焦国家级新区“先行先试”使命,新区机关工委将党建与改革发展深度融合。创新党建融合机制,在重大项目、重点产业链等领域成立临时党支部或联合党支部,推行“揭榜挂帅”等机制。创新组织设置模式,根据新区发展形势,灵活在产业园区、楼宇等地设置党组织,建立“支部建在项目上”机制。创新数字赋能手段,运用信息技术推动改革,如新区审批局打造“无感审批”创新案例,实现政务服务优化升级。​

  打造服务型机关,强化使命担当。构建“机关党建 + 志愿服务”体系,引导机关党员服务国家战略大局,在培育产业园区、加强对口合作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开展能力作风建设,整治“庸懒散慢浮”,推行“区领导包联企业”等制度,设立党员先锋岗提供精准服务。深化“双报到、双服务、双评议”机制,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组建党员突击队、服务队,创新服务模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四新”工作法提升品质,塑造党建品牌新标杆​

  走出“新路子”,完善品牌创建机制。新区机关工委围绕“松江北岸党旗红”主线,实施“一支部一品牌”创建行动,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创建目标与路径,建立“工委统筹、支部主创、党员参与”格局,设立党建品牌孵化库。推行项目化管理,定期评估、交流和展示。根据单位职能分类指导,构建特色突出的党建品牌体系,选树众多优秀品牌。​

  探索“新途径”,丰富品牌实践载体。推动党建链与产业链等深度融合,围绕新区重点产业集群,通过组织共建等方式,将党建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设立“党员攻坚突击队”等先锋载体,聚焦改革发展难题,让党旗在一线飘扬。打破党建内部“小循环”,开展特色活动,邀请各方参与,提升党建品牌的开放度与融合度。​

  构建“新模式”,优化品牌运行体系。机关各党支部创新组织生活形式,开展联学共建等活动,提升吸引力与实效性。以品牌创建为契机,优化党建工作流程,破除党建与业务“两张皮”。品牌引领强化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提升攻坚克难能力,在服务大局中展现新作为。​

  拓展“新领域”,彰显品牌时代价值。顺应新经济新业态发展趋势,在跨境电商等新领域设置党组织、派驻党建指导员。立足新区核心引擎地位,与省内其他开发区建立党建协同发展机制。发挥对俄合作桥头堡优势,在对俄合作项目等领域深化党建工作,打造特色品牌,服务国家向北开放战略。​

  通过“三型”“四新”模式的探索实践,哈尔滨新区机关党建成效显著,党组织功能增强,党建与中心工作协同发展,党员干部精神面貌和能力作风提升,特色党建品牌不断涌现,有力推动了新区营商环境优化、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未来,哈尔滨新区机关工委将持续拓展此项模式,为新区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和组织保障。​(高爱飞)

【纠错】 【责任编辑:郭梁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