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医大六院义诊专家火车上紧急开启高热惊厥儿童24小时“救援速通”-新华网
2025 09/08 10:07:26
来源:哈尔滨医科大学

哈医大六院义诊专家火车上紧急开启高热惊厥儿童24小时“救援速通”

字体:

  2025年9月6日下午,哈尔滨医科大学义诊团队在乘高铁去往牡丹江途中,一名33个月的幼童突发高热惊厥,车内专家团队迅速响应、精准施救,凭借过硬的专业能力与默契协作,让患儿转危为安。

  生死时速:高铁上的10分钟急救

  “医生!快救救我的孩子!”当日13时37分,D8523次列车刚驶离哈尔滨西站仅2分钟,车厢中的一位家长急切地向专家团队求助。来自穆棱市的乐乐(化名)面色青紫、口唇泛着白沫,四肢不受控制地抽搐,家长颤抖着说:“孩子上车前有点发烧,刚刚吃了香蕉,小脸突然就紫得跟茄子似的!”正在研讨义诊方案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儿科专家徐燕霞立即起身,穿过拥挤的过道俯身施救。“可能是高热惊厥合并异物梗阻引发窒息!”徐燕霞迅速判断病情,双手环抱患儿腹部,实施标准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有节奏的按压。第5次冲击时,一块拇指大小的香蕉从患儿口中喷出,紧接着孩子发出了响亮的啼哭声,恢复了自主呼吸。、

  “立即测量生命体征!”“准备退热贴和物理降温!”徐燕霞一边下达指令,一边为患儿进行神经系统查体,耐心向家长询问病史,结合现场条件给予退热等针对性处置,并持续观察患儿生命体征。5分钟后,患儿面色逐渐红润,惊厥症状缓解,精神状态明显好转,生命体征趋于平稳。随后徐燕霞快速记录患儿情况,对乐乐家长说:“孩子目前情况稳定,但需要持续观察,现在联系穆棱市义诊团队的儿科专家于水莲医生,她会接手后续治疗。”

  救援速通:从高铁到“家门口”的24小时接力

  次日8时15分,穆棱市人民医院义诊现场。乐乐妈妈带着孩子,在“儿科专家于水莲”的桌牌前就诊,于水莲拿着乐乐的电子病历诊断到:“体温36.8℃,肺部听诊正常,但要做脑电图监测。”

  “真没想到在火车上救孩子的医生,还能管到咱们家门口。”乐乐妈妈擦着泛红的眼角,“昨晚徐医生视频教我们怎么物理降温,今天于医生又特意留了早诊号。”从视频云端的悉心指导,再到现场义诊,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义诊团队仅用24小时便织就了一张生命守护网。

  据了解,哈尔滨医科大学建校百年来,学校始终坚守医学教育初心,牢记医疗卫生使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扎根一线、服务人民的优秀医务工作者,将红医精神融入血脉、代代相传。这次高铁上的“生命接力”,既是哈尔滨医科大学“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誓言的生动诠释,也体现了哈医人将校庆荣光转化为服务基层、守护生命的时代情怀,在流动的车厢里谱写了一曲温暖人心的生命赞歌。(徐征)

【纠错】 【责任编辑:才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