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龙江省林口县镇西村智能化孵化基地的育雏室里,恒温设备精准控制着温度,鹅雏正绒毛初绽,叽叽喳喳的叫声奏响产业振兴的序曲。这座获得2385万元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的现代化基地,为林口大鹅全产业链发展注入源头活水。2025年,林口县大鹅养殖规模突破400万只,全产业链产值预计达10亿元。
政策赋能全链扶持构建发展生态
“没有1600万元的鹅业贷支持,就没有合作社的今天。”海华大鹅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徐井海感慨道。在合作社扩建的关键期,林口农商行创新推出的无抵押信贷产品解了燃眉之急,如今合作社已发展成为集种鹅繁育、孵化、育肥于一体的龙头企业。这种“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的案例,正是林口政策扶持体系的生动写照。
林口县构建起“中央资金+地方配套+金融保险”的三维支持体系。2024年争取的5000万元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带动社会资本超2亿元投入大鹅产业,建成镇西孵化基地、柳树种鹅基地等11个重点项目。金融机构同步发力,建设银行“养鹅贷”授信额度突破5000万元,人保财险承保大鹅数量从2021年19万只激增至2024年150万只,为养殖户系上“风险安全带”。
“六大工程”实施框架下,全产业链政策支持精准落地。农业农村局推进良种繁育,建设服务体系,发改委主导基地建设,形成协同推进格局。税收优惠政策让企业轻装上阵,中林天恒食品仅设备抵免一项就享受税收优惠67万元,带动企业投入全自动屠宰生产线,年加工能力达600万只。这种“政策组合拳”推动产业加工转化率从2021年的35%提升至2024年的62%,价值链不断延伸。
市场破圈三产融合释放价值潜能
在中林天恒食品的生产车间,经过脱毛、分割、包装的鹅肉产品正通过冷链物流发往江苏、重庆等地。公司同步开发的"百廿天"系列预制菜,使产品附加值提升30%以上。
品牌战略让林口大鹅“身价倍增”。通过“黑土优品”认证和地理标志培育,“林口大鹅”区域品牌价值持续提升。县域内发展起“肥鹅姥”等19家特色餐饮企业,域外加盟店达25家,实现“一只鹅带动一条文旅链”。电商渠道的拓展更让林口大鹅“飞”向全国,2024年线上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较上年增长35%。
富民强县乡村振兴的“鹅经济”样本
“去年养了1.2万只鹅,纯收入36万元,盖起了新房!”柳树镇养殖户王建国的笑容里满是丰收的喜悦。在林口,像他这样的规模养殖户已达47户,2000只以上规模养殖基地发展到51处,“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户均年增收超3万元。
产业兴则县域兴。2021年,林口大鹅产业入选“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成为地方特色农业品牌。2024年林口大鹅产业带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3.5%,中林天恒等企业产值突破7500万元。按照《林口县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林口县正加快推进农机综合市场、省级鹅产业研究院等项目,计划到2026年实现全产业链产值15亿元目标。
从寒地山林的生态养殖,到智慧车间的精深加工,再到文旅融合的品牌增值,林口大鹅产业已构建起完整的价值生态链。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林口正以大鹅全产业链发展的生动实践,书写着从资源优势到产业优势的精彩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