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哈尔滨中央大街,地下管网改造现场一片繁忙。一段段崭新的PE管道正逐步替代服役80余年的老旧铸铁管道,这条城市地标下的“地下脉络”正在经历历史性更新。作为城市燃气安全治理的核心工程,中央大街区域燃气管道改造目前已进入冲刺阶段,预计将在短期内实现老旧铸铁管道彻底清零,哈尔滨的城市“生命线”将被注入新的活力。

图为中庆燃气公司工作人员在工程现场研究施工方案。(杨程 摄)
立项为民:隐患攻坚筑牢安全根基
近年来,哈尔滨市将老旧管网改造作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民生工程,持续推进燃气安全治本攻坚行动,全市燃气安全事故发生率持续下降,市民安全用气满意度显著提升。
中央大街作为哈尔滨的城市名片和旅游核心区,地下燃气管网自上世纪40年代投入使用以来已服役80余年。地下的老旧铸铁管道因受地面荷载变化、地下环境因素影响,会逐渐出现老化、渗漏等问题,或严重影响周边2.1万余户居民和数千家商户安全平稳供气。为确保城市燃气安全,在哈尔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指挥下,哈尔滨中庆燃气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庆燃气”)将该区域燃气管道改造列为改造工程的重中之重。
本次改造施工总里程达10.8公里,覆盖385栋楼宇。将把地下老旧铸铁管道,全面更换为耐腐蚀、寿命长的PE塑料管道,构建起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体系。截至目前,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成管线铺设,811个单元总阀门的普查工作已全部结束,为实现老旧隐患管道改造目标筑牢基础。

图为中庆燃气工作人员在施工前进行入户登记。(杨程 摄)
立信于行:政企协同打造“暖心”工程
“燃气公司在施工前挨家挨户上门沟通,停气时还送来临时炊具,这样的服务太暖心了!”家住改造区域周边的李阿姨的话,表达了附近居民对改造工程的理解和认可。
据中庆燃气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管网改造区域为城市重要商圈和旅游核心区。覆盖哈尔滨市道里区经纬街、友谊路、端街、中央大街的合围区域,涉及13条主要街道,影响周边三个街道办事处,工程竣工后,将全面根除该区域燃气管道安全隐患。
如何做到让民生工程“惠民不扰民”,中庆燃气构建了“政府主导、属地牵头、公司落实、部门协同”的推进机制。提前48小时张贴停气通知,通过社区公告、新媒体等多渠道告知附近居民用户,针对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免费提供电磁炉等临时炊具。为了降低施工改造对周边居民造成不便影响,该公司在改造区域周边设立5个网格便民服务点,配备专业人员“一日一调度”,及时响应群众诉求,截至目前已累计解答居民咨询数千次。通过对阀门关闭、氮气吹扫、管网碰头等关键环节实行全流程监管,确保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双达标。这种“既重效率更重民生”的做法,让改造工程获得了周边居民和燃气用户的信任与支持。

图为中庆燃气公司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施工。(杨程 摄)
立行担当:破解难题冲刺清零目标
哈尔滨中央大街区域施工难度堪称“硬骨头”——该区域人流车流量大、文物保护建筑多、地下管网错综复杂、施工条件限制严苛。加之冬季冰雪旅游旺季即将到来,对项目施工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施工过程中还面临着历史资料缺失、管线走向不明等难题。
为确保改造后的管道安全、稳定运行,中庆燃气组织专业团队采用金属管道探测、人工探坑核实等方式,重新建立规范完整的管道档案。针对文物保护建筑周边施工限制,项目团队采用“管线内衬修复”等非开挖技术,避免对历史建筑的地基造成影响;为减少对周边交通和商户的影响,实行“分段施工、错峰作业”模式,夜间进行大型机械作业,避免施工对周边商户造成噪音影响,并确保日间恢复路面通行。目前,施工区域内的经纬街、通江街等关键节点已顺利完工,剩余管线正在加紧铺设,施工人员节假日加班加点,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全力进行施工冲刺。

图为中庆燃气公司工作人员在施工现场安装安全警示标识。(杨程 摄)
立责于心:守护城市百姓长治久安
中庆燃气始终把燃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作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抓紧抓牢,全力推进排查整治走深走实,防范化解生产运行过程中各类风险,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助力城市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
2022年以来,中庆燃气抢抓城镇燃气隐患整治窗口期,通过推进实施“城市管道燃气设施老化更新改造项目”“哈尔滨市城镇燃气隐患整治工程”和“哈尔滨市燃气管道入户升级改造项目”,现已累计完成城市燃气管网改造461.69公里,更新燃气用户设施改造165.3万户。
哈尔滨中央大街区域管网改造工程完工后,该区域将彻底告别老旧铸铁管道,迎来可保障安全运行的现代化燃气供应系统。今年,中庆燃气还将持续推进城市燃气管道“带病运行”专项治理和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计划在年底前完成室外燃气管网改造120公里、室内燃气设施及附属设施整体改造近46万户。焕新城市“生命线”,用安全底色绘就高质量发展画卷,为哈尔滨的繁荣发展与人民的安居乐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底气与活力。(吴宇锋 郝悦 杨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