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兴南路32号和文化街46号黑龙江中德骨科医院旁的闲置小亭子,经过匠心改造和精心装扮,成为集便民服务与传递社会温暖的爱心驿站。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在黑龙江省文明办的指导下,黑龙江省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结合工作职能,推出文明实践品牌项目,利用街边闲置小亭子,改造搭建“文明实践·爱心屋”。

这两所“文明实践·爱心屋”是由黑龙江省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负责指导、监督,哈尔滨市来顺公益志愿服务中心负责日常服务的公益服务设施。“文明实践·爱心屋”整合社会捐赠资源,重点开展三大服务:一是“温暖辛苦的人”项目,为环卫工人、快递员、外卖员、残疾人及有需要的群众,免费提供热水、手机充电、雨伞、针线包、老花镜、便民药箱、血压计、血氧仪、担架、轮椅、维修工具、失物招领、行李寄存、临时休息等便民服务;炎热夏季,还将开展“清凉一夏”活动,为有需要的群众免费赠送冷饮;二是“关爱未成年人”项目,精准帮扶困难家庭孩子;三是搭建“心愿墙”“舍得园”“爱心榜”三大平台,实现求助心愿对接、闲置物品转赠和爱心捐赠展示,让“小阵地”发挥“大作用”。

“心愿墙”,以“墙”为媒,传递爱心。求助的群众可将个人“心愿”公示在墙,社会爱心人士自愿认领、帮助实现。“心愿墙”不仅是一面墙,更是一座传递爱心的平台。“舍得园”,有舍有得,物尽其用。群众可将自家闲置物品通过“舍得园”赠送给有需要的人。“舍得园”不仅是一个平台,更是一个环保与公益的结合体。“爱心榜”,以“屋”为介,传扬美名。向“爱心屋”捐赠的单位(组织、团队)和个人,通过“爱心榜”对外展示。
【纠错】 【责任编辑:董云竹 郭梁越】

